南通市中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新规解读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。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噪声污染,南通市政府于近日发布了《南通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(2024年修订版)》。这篇文章小编将对这一新规进行详细解读,帮助市民更好地领悟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及其重要性。
一、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背景
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是区域规划调整、引导产业布局和优化用地结构的科学依据。它不仅是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,也是强化噪声源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。南通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,经济提高迅速,人口密集,噪声污染难题日益突出。因此,合理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显得尤为重要。
二、《南通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》的主要内容
根据新规,南通市中心城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覆盖了崇川区、通州区、海门区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、苏锡通园区、通州湾示范区等区域。此次区划将南通市中心城区划分为四类声环境功能区,共有207个声区划单元。
1. 一类声环境功能区
一类声环境功能区主要包括居民住宅、医疗卫生、文化教育、科研设计和行政办公等功能区域。这些区域需要保持安静,确保居民的生活和职业的舒适性。根据规定,一类声环境功能区的面积为161.011平方公里,占区划面积的18.78%,涵盖46个单元。
2. 二类声环境功能区
二类声环境功能区主要以商业金融、集市贸易为主,或是居住、商业、工业混杂的区域。这些区域需要维护住宅的安静,避免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。二类声环境功能区的面积为305.949平方公里,占区划面积的35.69%,涵盖81个单元。
3. 三类声环境功能区
三类声环境功能区主要以工业生产和仓储物流为主,需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。该区域的面积为390.315平方公里,占区划面积的45.53%,涵盖80个单元。
4. 四类声环境功能区
四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高速公路、一级公路、二级公路、城市快速路、城市主干路、城市次干路、城市轨道交通(地面段)以及内河航道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区域。这些区域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,涵盖372条交通干道、35条内河航道和8条城市高速两侧一定距离内区域。
三、噪声污染防治的措施
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表示,将紧抓区划落实,强化防噪降噪措施,严控新增污染源,扎实做好噪声污染防治职业。具体措施包括:
1. 加强噪声源头管理:通过对噪声源的监测和管理,减少噪声的产生。
2. 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协同联动:各部门要密切配合,共同推进噪声污染防治职业。
3. 提升噪声监测水平: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,实时监测声环境质量,确保昼、夜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0%以上。
4. 营造宁静和谐的人居环境: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,努力为市民创造一个安静、舒适的生活环境。
四、拓展资料
《南通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(2024年修订版)》的实施,将为南通市的噪声污染防治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。通过合理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,南通市将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,引导产业布局,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。希望市民能够积极配合政府的职业,共同维护良好的声环境,为南通的可持续提高贡献力量。